- 九喻──如来藏九喻 → 九喻──如來藏九喻
- ﹝出寶性論﹞ 如來藏, 即是眾生本源清淨心地, 諸佛法身之果德也, 具足諸法, 包含萬像。 諸佛證此藏心, 利益群生, 應用無盡; 眾生迷此藏心, 常為無明煩惱障覆, 業惑之所纏縛, 而不能證得。 佛令眾生修行一切善法, 斷除煩惱無明, 顯出自己如來藏清淨法身之體, 故說此九種譬喻也。 (無所明了, 故曰無明。 昏煩之法, 惱亂心神, 故曰煩惱。 ) 〔一、 萎華佛身喻〕, 萎, 枯悴也。 萎華, 譬無明煩惱; 佛身譬如來藏也。 謂一切眾生煩惱身中, 本有功德莊嚴如來藏身, 而為無明貪惑所覆, 而不能見也。 論云: 功德莊嚴佛, 住在萎華中。 是也。 〔二、 巖蜂淳蜜喻〕, 巖蜂譬煩惱, 蜜以譬如來藏。 謂蜂為人所觸, 則放毒螫; 人為境所逆, 則生瞋害也。 蓋一切眾生如來藏中, 具有功德法味, 而為無明瞋恚之所纏繞, 不得其用。 猶彼淳美之蜜, 而為群蜂之所圍遶, 而不能得其味也。 論云: 上妙美味蜜, 為群蜂圍遶。 是也。 〔三、 糠粳米喻〕, 糠穀皮, 糠之麤者, 譬煩惱也。 粳米, 譬如來藏法身之體也。 蓋如來藏法身之體, 隱在眾生無明癡惑之中, 不得受用。 猶粳米在糠之內, 而不可充食也。 論云: 穀實在中, 無人能受用。 是也。 〔四、 糞穢真金喻〕, 糞穢譬煩惱, 真金譬如來藏性。 謂法身本淨, 猶如真金, 為煩惱糞穢覆污, 而不明潔。 蓋一切眾生, 飄流三界, 而迷失如來藏性於煩惱之中, 亦猶人遺棄真金於糞穢之內也。 論云: 如人行遠路, 遺金糞穢中。 是也。 (三界者, 欲界、 色界、 無色界也。 ) 〔五、 貧家寶藏喻〕, 貧家譬眾生, 寶藏譬如來藏性。 謂一切眾生無明煩惱身中, 而有如來藏性。 猶貧人屋內, 而有珍寶之藏也, 貧人雖有寶藏, 為地所覆, 而不能見。 眾生雖具法身, 為無明煩惱所覆, 而不能顯也。 論云: 譬如貧人舍, 地有珍寶藏。 是也。 〔六、 菴羅內實喻〕, 菴羅, 梵語具云菴摩羅, 華言柰, 果名也。 內實者, 即果內之種子。 果譬煩惱妄惑, 內實譬如來藏中菩提種子, 謂諸眾生煩惱妄惑之中, 而有如來藏菩提種子, 安住不動。 猶菴羅果內而有種子, 含藏不朽也。 論云: 如種種果樹, 子芽不朽壞。 是也。 (梵語菩提, 華言道。 ) 〔七、 弊衣金像喻〕, 弊衣即破垢之衣, 譬煩惱; 金像即佛身之像, 譬如來藏。 謂如來藏清淨法身, 為無明弊垢之所纏覆, 墮在生死道中, 猶弊垢之衣, 纏褁真金之像, 棄於道路也。 論云: 弊衣纏金像, 在於道路中。 是也。 〔八、 貧女貴胎喻〕, 貧女, 譬無明煩惱; 貴胎者, 即貧女胎中所懷貴人, 譬如來藏。 謂一切眾生無明煩惱之中, 而有如來清淨法身之體, 而不能見。 如貧女懷貴人之胎, 而不自知也。 論云: 譬如孤獨女, 身懷轉輪王。 是也。 〔九、 焦模鑄像喻〕, 焦模者, 焦土所為之模範, 譬煩惱; 鑄像者, 所鑄金像, 譬如來藏。 謂如來藏性在眾生無明暗惑之中, 猶鎔真金鑄像在於焦模之內, 而不能類(編者註: 「類」疑是顯)見也。 論云: 如人鎔真金, 鑄在泥模中。 是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